第235章争相办水泥厂(1/ 2)
张懋的行动总是非常迅速的,当然了他身为国公爷,消息自然也是最灵通的,总是能够先人一步进行布局。
没过几天的时间,随着朝廷这边正式以袛报的形式,向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公布了水泥和水泥的制法,倡导大明各地兴办水泥厂,兴修城市和道路。
顿时关于水泥的消息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大明,一时之间,在大明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创办水泥厂的热潮,其中最火热的地区自然是京津地区。
京津地区这里的人最先看到了水泥的强大,京城和天津之间的水泥马路上面每天都车水马龙,宽敞而平坦的水泥马路,大大的便捷了天津和京师之间的往来。
大明第一条水泥马路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京津地区有太多、太多的人仅仅只是为了凑个热闹,看一看这神奇的水泥马路都不辞辛苦的从偏远地区来到水泥马路上面。
再加上随着朝廷查抄了诸多奸商的粮食,开始非常有序的进行赈灾,原先聚集到京津地区的灾民也是陆陆续续的开始返回自己原先的乡里。
算下来,现在也差不多已经到了农忙的季节,冬小麦绝收,这春小麦的耕种却是不能放下,不然到了冬天就又要再次挨饿了。
数以万计的灾民亲眼见过这条神奇的水泥马路,其中还有很多人甚至于亲自参与了这条水泥马路的修建,亲自感受到了水泥的神奇和强大,这回到自己的乡里之后自然而然少不了要和自己同乡、同村之类的说一说。
以前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在打听这水泥的制法,有大量的商人来天津这边求购水泥,也想着用水泥来修建平坦、开阔的道路,用来修建房屋等等。
现在朝廷正式公布了水泥的制法,同时还鼓励大家兴办水泥厂,整个京津地区有实力的商人、士绅、地主等等自然是积极响应起来。
京城。
张氏兄弟这两个活宝,一向都是无利不早起,这水泥的神奇他们也是见识过的,知道这水泥的重要性,很清楚这水泥未来必定供不应求。
所以和张懋一样,早早就已经收到消息的张氏兄弟立刻就急匆匆的筹办起了张氏水泥厂,地点还是设置在原先张氏煤业的旁边,开始大规模的招募人手,修建回转炉,购买原材料,准备烧制水泥。
长宁伯周彧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消息一出,同样也是拉上一些关系比较好的皇亲国戚家族一起创办了周氏水泥厂,地点也同样是放在了周氏煤业附近,火急、火急的开始寻找原材料,按照袛报公布的制法,准备烧制水泥。
因为这一次是朝廷鼓励兴办水泥厂,所以不仅仅是张氏兄弟、长宁伯、张懋等等这些皇亲国戚、勋贵豪门,京城这边有很多的商人,京城周围的地主、士绅等等也都纷纷开始创办水泥厂。
在京城周围的西山、燕山等等地区,一个个水泥厂开始不断的创办起来,京城里面有钱有势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谈论创办水泥厂的事情。
需要那些原材料,这水泥如此烧制,如何研磨,如何保管,如何使用,这京城的人手紧张,非常难以招工,工人的工钱又涨了等等,这是大家现在讨论最多的话题了。
水泥这个神器,大家都是看在眼里面的,通往天津的水泥马路现在都已经正式全线通车,大家都在这条水泥马路上感受过它的便捷和好处。
而且京城这里的人消息都非常的灵通,知道朝廷这边未来会大规模的采购水泥用来修筑边镇地区的长城和关隘,同时还计划着在大明原先官道的基础上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马路,这意味着未来水泥的需求会非常的庞大,市场前景非常好。
自然而然大家都看上了这个买卖。
整个京城,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大大小小的水泥厂一下子就成立了上百家,几乎京城这边的有点家底的门府都参与其中。
上百家的水泥厂,它需要的原材料何等庞大,需要的工人数量又非常的多,一时之间制造水泥相关的材料也是开始水涨船高。
有聪明的商人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商机,转头又开始去开采制造水泥所需要的石灰石,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市场需要非常的旺盛。
伴随着大量水泥厂的创办,京城这边的老百姓也是很快发现,钱更好赚了。
大大小小上百家水泥厂需要用人,相关的开采石灰石也需要用人,再加上衍生出来的相关其它行业等等,整个水泥产业需要的工人实在是太多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一个个水泥厂招人的吆喝声。
这热热闹闹的场面掩盖了前几天才刚刚笼罩过来的阴云,让人很快就忘记了那些被抓起来的几十个大臣,毕竟天大的事情也没有自己赚钱发财重要。
天津。
作为水泥最先出现的地方,聚集在天津这边的人自然再熟悉不过了,天津港口、天津造船厂、天津海事学院、天津水泥厂这几个刘晋经营的地方,现在更是已经成为了天津这边最热闹,也是必须要去的地方。
如果有人经过天津,必然少不去要去天津港口这边,看看捕鱼船回港时的盛况,一船船海鱼,各种各样的海鲜让整个天津都充满了鱼腥味,海鱼堆成小山一般的场面,那更是无数人一辈子难以忘记的画面。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