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阉党奸佞 > 第88章 长矛阵

第88章 长矛阵(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高起潜最后投降大清了,这点污点绝对洗不掉的。但是说高起潜害死了卢象升,这其实是给崇祯背了一口大锅了。

再说下杨嗣昌,其实杨嗣昌是很有才能的人,战略水平非常高,他很早就告知崇祯:大明不要自负天巢,不要装比,大明如今必须尊重现实,下定决心与满清议和。朝廷不必在与满清野战中白白损耗自己的精锐部队,因为满清内部有各种问题,八旗制度,并非铁板一块,而且在粮食供给方面也存在问题,只要没有对外战争的话,答应黄台吉的要求议和,满清内部将会出问题。

一方面同满清议和,另一方面解决内乱,避免两线作战。同时联合蒙古,给满清制造麻烦。

可以说杨嗣昌的战略观点十分正确,错误是错在崇祯自己想要议和,却好面子不说出来,而是让下面的人去背锅。

卢象升的战术能力很强,但战略水平次之的人才,他对满清的态度坚决主战,这就同杨嗣昌之间存在矛盾。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崇祯自己态度不明,崇祯若是不那样遮遮掩掩,也不至于出现后面的悲剧。

事实上,卢象升的主战和杨嗣昌的主和,只要崇祯协调得好,完全不会有矛盾。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听说谁能从城下之盟重获利,即使要和,也要先立足于能击退敌人,让敌人感到获胜无望,才能实现议和效果。

就好比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本朝太祖和美国都想要议和,但是战争没有停息下来,双方边打边议和,都是为了能够为了给己方争取到在谈判桌上更多的筹码。

高起潜只是一名太监,如果没有崇祯的暗示,敢害一位堂堂兵部尚书?再说杨嗣昌和卢象升之间的矛盾,也是崇祯自己不懂得处理。

崇祯之所以要害死卢象升,就是怕卢象升打了胜仗,破坏了自己的议和计划。

所以说,卢象升是被崇祯自己送掉了。哪怕那时候当监军的不是高起潜,而是王承恩或者曹化淳,都会根据崇祯的意思把卢象升白白送掉。

只是高士信不知道他的那位本家公公是给崇祯背锅,所以对高起潜是表面上应付,内心却十分厌恶这个人。

高起潜却不仅没有为难高士信,反而是每天在他面前献殷勤,而且还努力的学习作战技能。作为一名没有后台的小太监,高起潜一方面是要巴结好高士信,让他帮自己在王公公和张公公面前多说自己的好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习作战技能,能真正给朝廷立功,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

也就是因为知道高士信打仗厉害,屡立战功,所以高起潜走了关系,花了不少银子,才争取到了来到高士信身边当监军的差事,他希望能够借助高士信的军功,更是希望能通过高士信拉上张永和魏忠贤的关系。

高起潜跟着高士信来到训练场上,只见一群半大孩子肩膀上扛着一丈长的长矛,排列着整整齐齐的队形,随着军官的号令,或是齐步前行,或是整整齐齐的向右转,向左转,队伍整洁得如同一人,不过翻来覆去的,那是那么几个动作。高起潜看了一整个上午,只见都是列队走路,没有看到别的什么花样。

“这些就是高百户您最精锐的家丁?”高起潜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不仅是一群半大孩子,整天就练走路?”

“一支军队就要令行禁止,行动如一,军法如山。这队列的训练就是训练他们听从号令,勇往直前,悍不畏死。若是高公公不相信的话,等到上了战场,自然可以让您大开眼界。”高士信实在懒得和这个下面没有的家伙多扯什么,只是随便敷衍了事。

等到下午开始各兵种的刺杀和劈砍训练的时候,高起潜见那些长矛兵只有一个刺的动作,而那些长刀兵,也只有一个劈砍的动作,并没有什么花样,也没有任何招式。虽然目前长刀兵的长刀还未装备到位,毕竟这种武器太昂贵了,朝廷同意不同意还不知道,但拿着木刀训练的长刀兵看起来也觉得比长矛兵要精彩多了。

“高百户,你那些长矛兵只会一个动作,不是咱家吹牛,若是让咱家下去打,咱家一个人打他们四个五个完全没问题。”高起潜道。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堡宗别闹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谍影凌云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宋时从梦华录开始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干宋
返回顶部